罗伯特·卡帕、布列松、马克·吕布、久保田博二、阎雷……汇盈策略
在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外国摄影师中,谁是来华拍摄次数最多的摄影师?
答案:以上皆不是!而是一位名叫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的意大利摄影家。他来过多少次?答案是204次!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被称为当代马可·波罗,他在1976-1990年间,来中国拍摄了3.5万张彩色照片,堪称奇迹!他的拍摄范围极广,从东北到西藏,从内蒙古到海南岛,都在他的相机中留下光影。
《1976-1979 巨变前夜——意大利记者马达罗镜头中的中国》,是他在1976-1979年来华旅游拍摄的数千张照片精选出的120幅照片编辑的,他在那时走过许多城市,从北京到太原,从呼和浩特到大同,从西安到上海,洛阳和开封,从杭州到绍兴,到桂林,到昆明等等。每张照片都附有作者写的拍摄体会,日记般的感想,特别是通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到中国改革过程中许多城市的人民生活和城市风景,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充分详细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前门东大街( 前门到崇文门之间),旁边是旧前门火车站。1977年春天的一个清晨,从人流和自行车数量上看已经是一个早高峰期,四个女学生,佩戴“红卫兵”红袖章在前往学校的路上。
今天是1977 年5.1劳动节放假,妈妈穿上新衣服汇盈策略 ,奶奶在织毛衣,屋里的爷爷在穿衣,约了几个同伴去天坛游园。小孩车是买的旧货,“胖孩子”在当时是让旁人羡慕的,表明营养丰富,特别是谁家有个胖男孩,更让人刮目相看,光宗耀祖。
西单北大街,学生们在等候校车。这些聚集在人行道上的中、小学生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表明他们对颜色都具有强烈的幻想。比较有趣的是,成人的服装不超过四种颜色,而不满15岁的孩子们的服装却是五颜六色。
北京居民房屋的入口处根据主人的身份通常摆放一对石鼓,或一对石狮。远处3个男孩在抛球,近处4个女孩子在跳绳,两个骑车的成人边骑边聊,胡同生活在蝉声嘈杂的大槐树下悄悄流过,这是一幅多么让人陶醉的景象。
前门是北京内城的南门,也是进北京的正门。在20世纪70年代这两个城门之间的空地成为了公共汽车停车场,市民从天安门穿过这里便可到达繁华的前门商业区,往南就是天桥,天桥再往南就到永定门。前门是目前北京城保留下来的最好的一座城门。
西单一家国营自行车商店。1979 年,商店的橱窗很大,空旷,但没有任何装饰,只摆放几辆上海产的新品牌自行车。门前站着许多人,有营业员也有顾客,他们围着一辆半新的摩托车在交谈议论。
开往内蒙古呼和浩特最普通的车厢。一个老外突然在车厢里穿行,引起旅客们的好奇,车厢内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爸爸还有一位也许是他叔叔的人正在专心地嗑瓜子,在车厢的中部,一个铁路工作人员正在用暖壶给大家倒开水,这是一项免费的服务。
大同机车厂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欢迎队伍。孩子们扯着嗓子高喊着欢迎口号。工厂就像一个自主生产的城堡,里面包含工人的住房、幼儿园、小学、诊所、食品店和日用百货商店,还有电影院、运动和休闲场所。20世纪70年代的大同机车厂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典型。
这是从阳朔回桂林途中拍摄的。中国南部富饶的乡村,有着连绵起伏难以置信的山脉,富饶的稻田。漓江,这是出自大自然艺术家的手笔。
在扬州搬家。让一下!女儿结婚用的床垫子过一下。如果仔细观察,在老城的街道上什么都能看到,你只要躲在在街道一旁,调好焦距拍摄就行了。
自家门口人行道上的温馨一幕。爷爷和他的孙子们专注地看着小人书, 小人书的内容是历史题材“ 三国演义” 。竹椅是中国华东地区的特产, 特别是在杭州, 竹子有韧性,被广泛使用。这张照片里所有的即时元素,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上世纪70年代末的杭州温馨家庭的场景,老人留着长长的白胡子,像知识分子一样温文尔雅,脸上挂着微笑。
1976年5月1日,一个位于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中心大街的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站。广东是南方一个人口密集的省,紧靠原英国殖民地香港,香港在1997年回归到中国。那个时代广州是全国最开放的城市,向西方半敞着大门。对于外国人来说,广州将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向外国开放,著名的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东进出口交易会吸引了全世界的商务人士。
傍晚从远处的田间收工回来,牵着沾满泥浆的水牛,小心挑着的篮子里有几只放养的鹅。绍兴郊区是以种植大豆和水稻为主的鱼米之乡, 农村到处郁郁葱葱。
熊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